9月14日,“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全国科普日专场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举行。专家做报告,讲AI与数学、AI与量子计算;科普集市里展示着实验室最新成果,AI+农业、AI+生物医药、AI+医疗……AI早已融入生活、改变生活;实验科普秀将科学小课堂+互动实验融入情景剧里,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知识与启迪并重的科普大餐。
在自然博物馆B2中庭特别设立了“科普集市”,不仅汇聚了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平台的顶尖科技成果,更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展示与互动体验,让高深莫测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触手可及。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的“学霸”们将科学实验和舞台表演结合,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名为《磁石村记:混沌之乱》的科学实验展演。
“什么是磁流体?这是一种特殊的新材料。当它遇到磁铁,在重力影响下能够形成尖刺,看起来就像石头长出尖刺一样;当我们用声音激发电磁铁产生磁,磁流体在瓶子里就会跳动起来,看起来就像活了一样。”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梁克靖介绍说,“网上很火的磁流体音响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为了引领观众探索磁流体的奇妙,感受电与磁的魅力,他们还将磁流体科学实验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大禹治水和傩戏相结合。梁克靖介绍说,中国是全世界对电和磁现象及应用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国家。春秋时期的《管子》中有关于磁现象的应用的记载,东汉王充《论衡》中有对于静电现象的记载。“我们把科学技术和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就希望能够让青少年知道,中华5000年的历史,也是科技传承的历史。”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学者们将AI For Science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出,聚焦于AI技术在生物医药、医疗、农业、教育以及未来脑科学和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现场互动,向公众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科学研究的边界。
下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工委)在自然博物馆召开了工作研讨会,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与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科技馆、博物馆以及科学教育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换届工作成就,展望科普教育未来。上海科技馆联合19家场馆、机构发布了《赋能科学副校长,共谱科学教育新篇章——关于支持科学副校长工作的倡议书》,呼吁各场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交流合作,强化资源供给。
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上海科技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则将此主题引申为“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养”。倪闽景透露,7月11日,上海科技馆与上海交通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科普化及科普宣传活动等领域开启了全面合作的新篇章。未来,将一同搭建起更加广阔的科普平台,让科技成果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人工智能与数学有啥关系?人工智能如何起源与发展?活动现场,两位交大学者从自己的专业入手,分享了对于时下最热门的AI学科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金石带来题为《数学和人工智能》的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学在AI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数学工具解决人工智能中的复杂问题,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理解数学和AI之间紧密联系的全新视角。“数学是基础研究的基础,是其他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严骏驰分享了《量子计算和AI》的报告。他提到,量子计算以其独特的并行解决能力和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能力,为解决AI领域中的高复杂度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机器学习、优化算法、以及模拟量子系统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馆长有约”该环节还特别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女子10米气手枪奥运冠军陶璐娜参与对谈,她分享了关于科技赋能体育、激光射击课程推广的独到见解,以及训、科、医一体,人工智能对于体育人才教育培训选拔的深刻思考。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科创校长空间站“首席顾问”聘任仪式,金石教授、严骏驰教授、奥运冠军陶璐娜被聘为首席顾问,不相同的领域专家的加入将为科创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24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圳)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收官 八方地动获得冠军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华硕海外推出灵耀 RT-BE14000 三频 Mesh 路由器,139 美元
微星雷影17新品上市:首发AMD锐龙7 7840HX处理器 + RTX 4060显卡
湾区黄金枢纽之上,有灵魂与底蕴的「世界庄园」广佛新世界,打版第四代高质量住宅!